一,穷秀才上任记
清朝时,有这样一位秀才到县上任教育长,只见他穿的破烂,肩上搭了个钱叉子,脚上穿的铲麻鞋,叫人一看就是叫花子。
据记,那时代县里的教育长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。秀才到了县教育局(那时候不叫局),只听有人议论:“进门来的是咱们教育长?看他一身打扮,像个叫花子。秀才一听,气的站都站不稳,心想,不干了,回家。
就这样,他回到家当了农民,庄里人不理解,说他:“县上的教育长不当,说回来就回来了?”他一句也听不进,白天种地干活,晚上继续写书,他用小楷毛笔写的书装了整两箱子。
民国十八年,他辛苦打了几袋粮食,藏在屋后的地窖里。第二天,粮食不见,叫人偷走了。这几袋粮食是一家人渡难关的救命粮,秀才见状,一气之下,活活气死了,穷秀才的命也结束了。
二,鲍鲜爷传纪
民国年间,,有一位至今被人们传说的人物,他被人们叫做鲍鲜爷。
他一生疾恶存善,专替穷苦百姓出气。当然他会功夫。每年的腊月二十几,农村的人们都要赶集办年货,一次在去往文峰赶集的山路上,鲍鲜爷在峡口的山上,碰见了几个土匪,那时人们叫他“打劫贼”,专门趁人们赶集时作恶多端,只要有东西在身,他们都会抢劫,这天,正好鲍鲜爷也去赶集,“留下买路钱”。鲍鲜爷一看这三个打劫贼,便使出了他的功夫,不慌不忙说道;“你们三个到山上拔草去。”只见三个人像迷了一样,就拔草了。鲍鲜爷到街上见人挤人好不热闹,把三人在山上拔草一事忘的一干二净。在回家的路上,鲍鲜爷还见三人在拔草,手上鲜血直流,不成样子,鲍鲜爷见状说道;“回家去吧,以后不要干缺德事。”三人这才收了心,一溜烟就跑。再往后再也不见打劫了。鲍鲜爷回到家,老伴就问;“赶的集呢?”接着老伴又说;“过年了连烧的柴都没”鲍鲜爷说“别急,到时候自会有。”
年三十晚上,只见鲍鲜爷把两根腿架进灶炉里烧了起来,锅里也冒出了气,这时的老伴看傻了。第二天,一富人家的桌椅的腿全没了,这富人家的老婆见人说;“怪了,我家里的凳子桌子的腿全没了”,人们都当笑话传开了,原来鲍鲜爷用他的功夫,把这户人家的桌腿,椅子腿全部都用来当柴火了。人们高兴的说是鲍鲜爷用的功夫把这户专门欺负穷人的富汉给坑了。
一次,西北军马步芳的部队,进村抢劫,当官的到一户人家,二话不说,就坐到供桌上,扬言;“老子就是来抢劫的。”鲍鲜爷,到这一家来借用东西,见到这帮当兵的,气都不打一处来,他用法术把这帮人全定在原地,并说道:“你们作恶,百姓糟蹋的都受不了,以后别这样干事”,从此,也不见这帮当兵的了。
三,爷爷的两块钱
七八年,那时间我在部队里已是正连职军官,夏天带出差和探亲,八月份到了家里——甘肃武山县桦林乡鲍家湾村,一个山区村。那时的我五十二元钱工资,七八年的时间,我们都很不富裕。
探亲的时间是二十五天,转眼到期了。爷爷把我叫到他住的房间,只见他从一个油呼呼的手绢里拿出了仅有的一角一角的两块钱,说:“把这钱带上,在路上坐火车买点开水喝,路上远。”
看到这两块钱,我一时无语,泪水打湿了两只眼,不知道爷爷从哪里弄的两块钱。我说;“我拿一块钱买水就够了”。我拿到了爷爷的一块钱回到了部队,回到部队我想爷爷的一番苦心不能白流,于是我不管干什么都抢着干,这一块钱是鼓励我克服任何艰难困苦的动力,到今天,我的爷爷给我一块钱永远装在心!永远保存!
作者简历:鲍志仁,中共党员,大学学历,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出生于甘肃武山县桦林乡鲍家湾村。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九年小学,中学读书。同年12月应征入伍——沈阳军区空军部队服役。一九八八年,响应中央军委裁军百万的号召转业到甘肃省天水广播电视台\工作。期间,拍摄了大量新闻,其中有的被选送到中央、省、市,新闻评审委员会,多次获奖(有证书。退休多年,爱好文学,摄影。
西北翰墨网 ©Copyright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37623号-1